“御驾到……”
众宾客纷纷跪地行礼,很快便见身着龙袍的年轻君王来到了近前。
“今日逢花朝盛会,朕来向花神进香,诸位不必多礼,平身罢。”
语毕,御花园内又响起一片谢恩声。
明熙随众人一道立起身来,只见一众悉心装扮的贵女们已经纷纷红了脸。
昨夜听值房里的宫女们说过,往年这人原本从不参加花朝祭祀,但因今年太后提前送了懿旨去请,他果然就来了。
由此可见,给花神敬香不过是个借口,来相看后宫人选才是真。
众人纷纷入座,又有人开口道,“今日逢佳节,天公也作美,陛下一来,叫花儿都更好看了。”
明熙知道,那是先帝妃嫔之一的淑太妃,与太后年纪差不多,却很会保养,四十来岁的年纪,依旧风韵犹存。
单单她来寿安宫这四日,就见这淑太妃去看了太后三次,不知道的还当这两位有多姐妹情深。
只见淑太妃说完这话,诸位妙龄女子面上再度染粉,果然是人比花娇。
各类点心香茗已经上了桌,又见太后的妯娌端王妃道,“说起来,今年的祭礼比往年都好,可见尚宫局与太常寺都是用了心的。”
闻言胡尚宫忙在旁垂首,以示谦逊。
太后却笑道,“不全是他们的功劳,今年这仪式可是借了不少力。单说这副花神像,便是出自永安公府的。”
这话一出,众人都一脸惊讶。
纪王妃道,“从前竟未听说永安公还有这等画工,太后若是不说,我还以为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!”
太后又笑道,“哀家可没说是永安公自己画的。画画的人,就在席间。”
众人愈发好奇起来,纪王妃也忙在宴间找寻,“是谁?”
却见有一妙龄少女起身道,“启禀王妃,这画乃是小女拙作。”
太后便为众人介绍道,“这是永安公的长女,舒月。”
胡尚宫也忙跟着补充道,“不只是花神像,方才的《祭花神文》也是出自温姑娘之手。”
立时一片赞叹声响起,纪王妃道,“怪道听着今年的祭文与往年也不同。温姑娘画文双绝,真是难得的才女。”
一旁瞧热闹的明熙也深以为然。
方才听女官诵读时,她便直觉那祭文温润流畅,与那些男子们刻意追求生僻华丽辞藻截然不同。
此时随着众人的目光看去,只见那温姑娘生得周正端庄,一身文气。
能被太后如此赏识,想来应是皇后人选。
思及此,她不由又悄悄瞅了瞅那萧狗贼,却见其正慢条斯理的端起茶杯,又慢条斯理的饮了一口,而后又慢条斯理的将茶杯放下,竟并未看那姑娘一眼。
呵,这狗皇帝,这样好的姑娘都看不上?
也好,省得连累人家做寡妇。
明熙重又将目光投回宴间,却见接受了一番夸赞后,太后叫那位温姑娘坐了回去。
又有一个坐于萧元彻左手边的妇人开口道,“除过画与祭文,诸位难道就没闻出来,今儿的香也与往年不同?”
经过上回的上元宴,明熙也已经知道这是北周的大长公主萧应澜,即狗皇帝的姑姑。
如上回一样,对方还是一身的金银珠宝,装扮十分惹眼。
又有人附和道,“这香味闻起来似花香,却又不失厚重,的确与从前不同。”
太后也道,“听说是晋阳侯府进献的香,叫什么来着?”
立时又有一妙龄女子站了起来道,“启禀太后娘娘,此香名唤“觅春”,乃是用牡丹,芍药,蔷薇,睦荆,凌霄等十余种花粉与香料制作而成。”
晋阳侯?
明熙想了起来,那大长公主的夫家就是晋阳侯府,看来这位美人是大长公主的亲戚。
果然,就见大长公主又张口介绍,“诸位今日可是有福,此香乃是宜兰亲手制作,别处可是闻不着的。”
原来还是位会制香的美人。
观其眉眼,也是清雅妍丽,就算做不成皇后,封为贵妃也不错。
明熙又瞥了眼某人,却见那狗皇帝又从碟中拿起一块梨花酥细嚼慢咽起来,脸上依旧神色淡淡,一句话也不说。
连叫那姑娘入座,也是太后下的令。
见此情景,坐在太后右侧的淑太妃又开口道,“今日还真是人才济济,不知大家觉得那幅百花图绣得如何?那可是玉瑶一针一线亲手绣出来的。”
明熙便知道了,这位淑太妃怕不是也有适龄的亲戚。
果然,随她话音落下,众人都向一位长相娇媚的粉衣姑娘投去目光,并纷纷表示赞叹。
那位姑娘也忙起身表示谦虚,掩唇微笑间,宛如枝头上的桃花,十分醉人。
但再去瞧那萧狗贼,一双丹凤眼里依旧古井无波。
明熙不由在心里皱眉,这怕不是个油盐不进的石头人?又或是根本不喜欢女子?
也好,待她杀了对方,也算救了这些姑娘了。
正暗自琢磨着,却见那位纪王妃又开口道,“说起来,宫里今年的花也比往年要好看些,尤其神像下的这几盆茶花,粉的绿的,黄的还有紫的,名儿也都这么好听,真是叫人惊艳!”
近前的好几位贵妇都跟着点头,“今年的花的确是好,谁不知道茶花难养,今日竟能一下见到这么多品种颜色,且每样都如此好看,咱们真是有眼福了。”
“兰花也好,从前常见墨兰蕙兰,这种花型的竟是头次见。却不知叫什么名字?”
太后主动为众人解惑道,“这两盆兰花,一盆叫蝶衣九晚,一盆叫素冠荷鼎。”
立时又引来一片马屁声——
“这名字都这么好听,简直就是天上仙物。”
“还是太后娘娘会养,咱们这些粗人,哪里能养出来这样好的花?”
太后被哄得呵呵直笑,“哀家哪里会养?这都是她们司苑局的功劳罢了。有你们如此夸奖,看来今次司苑局的活计做的确实不错,该赏。”
话音落下,那萧狗贼也开口道,“母后所言甚是,来人,赐赏。”
一旁侍立的高寿赶忙应是,捧了只箱子站上前来。
紧接着,便见徐掌事喜滋滋的走上前去。